影片
緣起
「百年圳路‧世代流傳」為政府近年來推動的政策方向之一,為推動農田水利古圳活化,本處以灌區內具百年歷史、灌溉面積最大之「桃園大圳」及由國人自行設計、規劃與監造施工之「新福圳」為主題,藉由歷年數位典藏圖資、史料收集、資深水利工作人員及地方耆老訪談,出版「活水源泉-桃園大圳開鑿歷程」及「新渠之水-三層圳與新福圳的歷史」兩本專書,使民眾認同農田水利文化並瞭解其價值,讓圳水長流、世代流傳。
百年圳路專書
桃園大圳灌溉區域圖
灌溉區域
桃園大圳灌區主要水源來自於石門水庫,經導水路、幹線、支線、分線、取入水路引進埤塘實施灌溉。導水路總長18公里,幹線總長25公里、支線、分線總長141公里。共有12條支線灌區分布,第1支線是灌溉桃園及南崁區一帶。第2支線是灌溉蘆竹及大園區。第3至第8支線是灌溉中壢市及觀音、大園區。第9支線至第12支線是灌溉觀音及新屋區。
訪談人物簡介
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,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服務約40多年,主任工程師退休。訪談大綱為:
- 桃園大圳興建的緣由
- 秘境百年的水橋
- 被淹沒的桃園大圳舊進水口
- 轉彎設計的三號隧道
- 特有的半圓形設計跌水工
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服務約39年,曾服務於觀音工作站、灌溉、曾任管理組組長、專門委員、總幹事,現任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副處長。訪談大綱為:
- 桃園大圳完工後更新改善緣由與歷程
- 湖口灌區納入桃園管理處的緣由
- 光電埤塘的口數與效益
- 現今灌溉管理的目標
生於桃園市大溪區八結地區,曾擔任霞雲國小、美華國小、福安國小校長,是位鄉土文學作家。訪談大綱為:
- 百吉?八結?
- 埤圳與產業
- 記憶中的湳仔溝溪
- 大溪地區的古道記憶
- 頭寮埤方案
臺北師範學校畢業,曾任國小教師、桃園縣議員、大溪鎮農會及桃園縣工會總幹事、大溪鎮長,成立「新福圳促進委員會」。訪談大綱為:
- 新福圳開發的源起
- 早期頭寮的塘埤
- 中慈湖方案
- 對下游灌溉區域的影響
- 水中土地公的緣由
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服務近半世紀,工程師退休,曾參與規劃、設計與施工。訪談大綱為:
- 桃園大圳幹線維修、改善工程
- 新福圳隧道
- 月眉隧道工程
年代記事
- 先民修築埤塘灌溉
- 史料記載埤塘數量多達8,846個
- 1913年全臺大旱
- 1915年擬定官設埤圳桃園大圳計劃
- 1916年動土,846個
- 1924年導水路與幹線段竣工
- 1925年舉行通水式
- 1928年全線幹線完工
- 引大嵙崁溪水源進入桃園臺地灌溉
- 原2,326個小型埤塘整合成231個大型埤塘
- 1955~1960年輪流灌溉工程
- 1962年起辦理農地重劃
- 1964年石門水庫 興建完成
- 桃園大圳改由水庫後池堰取水,水源更加穩定
- 同時供應光復圳灌區用水
- 1997年內面工改善與綠美化工程
- 2018年埤塘串聯
- 物聯網技術與AI模型之應用
三層圳與新福圳地圖
桃園三層地區屬於大溪灌區範圍,位於桃園灌溉系統之上游,坐落於大溪區。大溪地區多被大漢溪所貫穿,地形以河階臺地為主。如今三層地區埤圳系統共包括兩部分:
- 三層圳之水源系統:從桃園市大溪區新峰里白石埤起,經三層圳依序流入龍過脈埤(又稱後慈湖)、慈湖(又稱新埤)與牛角湳埤。
- 新福圳之水源系統:從桃園市復興區三民里(水流東)之新福圳一號隧道取水口,流經一號隧道、二號隧道、湳仔溝溪、三號隧道,最後流入新福圳1號池與新福圳1-1號池。灌溉受益範圍包括現今的三層上圳與三層下圳小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