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要內容區

桃園管理處

桃園管理處

:::
:::

機關安全維護宣導-居安思危,風險管控

發布單位:輔導室
「衛人迎新婦」故事,表面上看似訕笑新娘愛出風頭、愛說話,並暗示新人講話要看時機。其實新娘是深謀遠慮,具高度風險意識,目的在協助婆家防範可能發生之危險啊!
新娘於大喜之日 對婆家事務逕下指導棋
《戰國策‧ 宋衛策》「衛人迎新婦」說:衛國有人迎娶媳婦,新娘上了迎親馬車後,就問車伕:「車輛兩旁的馬匹是誰的?」駕車的回答:「借來的。」新娘說:「鞭打兩邊借來的馬,不要鞭打中間自家的馬。」到了婆家大門口,老婦扶她下車,就叮嚀老婦:「記得要去安檢熄滅廚房灶頭的餘燼,以免釀成火災。」新娘踏進新房,見到舂米的石臼擋路,她又指揮:「把它搬放到窗戶下,以免妨礙人來人往的動線。」婆家的人聽到全都笑了出來。
婆家人訕笑多嘴新娘未來堪憂
新娘的三句話雖然都很重要,但是卻被訕笑,是因為這還不是她該說話的時候。初來乍到的新娘觀察新環境,立刻下指導棋,雖然婆家不以為然,甚至覺得可笑。然而新娘真的多嘴?口不擇言?難道這不是她該說話的時機嗎?
婆家認為媳婦犯了忌諱,對新人急於表現自己的獨到見解,持不以為然的態度。婆家判斷的基準點是,時間點不對、發言的時機不妥,所以才覺得好笑。我們或許可以猜測,她未來的日子可能不會太好過,她的恃才發言、指揮辦事未免來得太快、太早,因為她還未進入狀況,也尚未取得信任與支持,就率爾貿然提議,企圖改變局部現狀,必然會引起周邊人的反彈,甚至準備讓人看笑話,有的人甚至會抵制或以不作為的消極抵抗。新人未來堪憂。
從PPRR 模式探究新娘作為
但是,從危機處理的PPRR 模式視角,探討這位新婦的觀察與作為,實在不能不佩服她處事的智慧。PPRR 模式指的是危機處理的四階段工作。
第一階段是危機前預防(Prevention):
她觀察到大喜之日所用的馬匹有異常,立即提出心中的疑問,果然4 匹馬分屬於不同的主人,研判在平時的馴養及訓練上,應有殊異,難保在婚禮當天不會脫韁演出,造成競逐肇事的憾事。因此,她上車伊始,即提出善意的建議馭馬方式,誠屬合情合理,足以預防車禍的發生,確是新人難得一見的危機意識,不宜逕以急下負評。
第二階段是危機準備階段(Preparation):
新人下車之時,立即先想到婦女持家的重地廚房。為了居家安全起見,她先叮嚀老婦要注意廚房公安,警惕灶頭做完飯菜後,務必留意是否有尚未燒盡的餘火或未熄的灰燼,如果忘記檢查,萬一死灰復燃,發生火災事件,誰要負責?難不成都是新娘帶來的衰運?若這位新人一進門就被貼上不祥女人的標籤,親家變仇家,誰能承受得起?
第三階段是危機爆發後的反應期(Response):
當新娘步入廳堂或是新房,她瞥見有石臼擋路,擔心它成為路障,因而要求同行的人將石臼移動,搬到不妨礙人來人往走動空間的窗下,這一舉措,完全符合防患未然的作法。不待危機爆發後的死傷,即先移除高危險路障,誠為主動積極思維下的反應作為,值得喝采!
第四階段是危機結束的恢復期(Recovery):
主人家對新人初到,竟指點婆家的家務事,不免覺得可笑。由此得知,婆家早已安於現狀,慣於舊習,對既有的空間布置習以為然,毫無警惕之心,真是可怕。如此保守態度,難保會有一天重演「曲突徙薪無人問,焦頭爛額座上客」的悲劇,那才是可笑的戲碼。這位新婦意識到未來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,立即要求改善現狀,實在十分可取。至於她對婆家習焉不察,而取笑具有高風險意識的新人,新娘心裡是否也感到好笑或可悲,我們不得而知。至少,她不會有反嗆婆家說:「你們笑什麼?有那麼好笑嗎?」的弱智。
觀察入微 打破無為成為風險控管新典範。
這位新思維的新娘,打破了傳統無為的觀念,觀察新環境入微,立即察覺可能有不確定的風險發生。她不靜默,並非沒有主見;既然發現了問題,提出解決問題方法,無不處處到位。首先提醒駕馬人要留意借來的馬匹可能引發之交通安全顧慮;其次叮嚀老婦要小心廚房的殘火灰燼,防範在入門當天即引發出火災危機;接著她請人搬動石臼,讓行進動線之出入平安,重視居家人員安全;最後,她寵辱不驚,對婆家人的譏笑不為所動,也保留住夫家所有人的顏面。
由此故事可以想像新娘有良好家教又具高度風險意識,她劍及履及而斷然處置作為,懂得防範未然的道理。這一天,新人入門安然無恙,危機解除了。
資料來源:清流雙月刊No.28 7月號
最後更新日期2021/01/04
回頂部